圖/文:涂育閔
過去這幾個月來,主要描述了三個專案的工作進程,以及其他該組織內部的工作內容。由於最近倫敦永續交流持續發展其會員制的架構,對於其組織運作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在組織中,貫串他們所接的各個專案之要件在於所謂的社會行銷策略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y)。社會行銷部但是他們內部運作的核心,也是永續發展在面臨經濟危機上的一大重要契機。
對於不同族群而言,倫敦永續交流必須提供不同的策略,以說服其各利益攸關者,包含贊助者、當地政府、企業、社區等等,該組織所能推行的理念。在過程中,主要包括了八個管理基準:
一、特定行為標的:利用指標去定義預期之效應。比較通用的方法為綜合關鍵績效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與 SMART 原則 – Specific 可明確性、Measurable 可量測性、Attainable 可達性、Relevant 可相關性、Time-bound 時程可規劃性。
二、研究:系統性的研究標的駔群之需求、企圖、價值與動機。
三、理論:延續上述研究部分,利用不同理論貫串標的族群所可達成的目標。
四、洞察力:藉由焦點團體來發掘需求、動機、績效等以增加成效。
五、交流:了解瓶頸、取得回應、給予獎勵等等。
六、競爭:組織與專案內外部的正面競爭,以刺激環境行為的良性改變。
七、切割:將標的族群可改善部分作適度責任切割,增加效率。
八、綜合方法:使用不同的方法,同步齊驅。
再者,組織主要推廣的是永續發展之行為改變 (Behavioural Change) ,所以在各著專案運作中,也必須貫串四個E的核心價值。四個E主要是由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發展出來的概念;其內容包含 Enable 賦予能力、 Encourage 給予鼓勵、 Engage 使之參與、 Exemplify 喻以典範。就國家其許其國民減少抽菸為例,提供戒菸協助、鼓勵與提醒健康之好處、全民參與戒菸活動、政府首為典範實行戒菸措施、再擴及到其他國家之成功範例。
對倫敦永續交流組織而言,主要的專案在於推廣倫敦的三十三個轄區之社區居民與中小企業之永續發展,以期其行為改變而達到永續的目標。其結果不但在於賦予標的族群足夠的能力去面對當前面對的問題,更期待可以在專案結案後,能使他們有能力對所得的利益進一步地薪傳下去。
接下來,簡短介紹一下本月對綠化中小企業專案的發展。
接續上個月舉辦的幾個小工作坊,本月預計在 Haringey 行政區以及中國城飲食業兩個區塊,舉辦小型工作坊,以了解當地居民對於綠化該產業所需要的協助。工作坊的目的除了希望可以邀請有經驗的專家或社區聯繫人推動初步的改變外,更重要的在於建立相關團體的網絡 (hub),賦予其後續之自發性發展的契機。但由於專案的侷限,本月成功的舉辦了 Haringey 行政區的中小企業工作坊,但對於中國城飲食業的區塊則須延長規劃時程。就 Haringey 行政區來說,他們交流了各自對於綠化的心得以及目前所遭遇的困境與已達到的成就,並進一步分享可以互相協助發展的可能性。接著,就是擴展該 HUB 的藍圖,邀請更多利益攸關者共同參與,共同提升其永續品質。比較具體的領域在於對於綠色採購以及廢棄物處理方面的互利互惠。
另外,環境正義專案部分,將由我撰寫結案報告,並於三月底舉行社區會議。預計邀請當地政府、學術學者、當地居民、與其它攸關利益者共同參與。





- Team Away Day - 2010-11-25
- LSx 十月報告 - 2010-10-24
- 持續前進的三輪車 - 2010-09-24
- 忙碌的八月,潮濕的倫敦 - 2010-08-24
- 公民科學 – 社區空氣污染之採樣 - 2010-07-25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