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涂育閔
本月比較注重的工作在於七月二十四日的社區活動。
過去這兩個月以來,我從協助三個專案的角色,到了主導其中之二。一為環境正義,主要針對社區裡的一個汽車廢鐵拆卸場所製造出來的污染,進行資料、污染源等證據採集的工作。另一則為建置一個實習生與雇主工作媒合的網站,使有心想在綠色產業服務的學生或是其他行業人士得以有機會經由實習的機會,踏入該產業。
針對環境正義的部分,在我還沒報到之前,該專案已經進行一半。但由於臭氧濃度採樣有些不準確,還需要重新規劃與執行。另外,比較重大的部分在於重金屬之灰塵與空氣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該怎樣進行濃度樣品的採集。
該專案係由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裡的 Mapping for Change 中心協助,利用 mapping 的方式來了解不斷製造噪音與空氣污染的汽車廢鐵拆卸場對於社區周遭的環境污染分佈狀況為何。再者藉由一位社區顧問建立倫敦永續交流組織與社區民眾間的聯繫與交流,使民眾了解我們為何與如何可以幫助他們。因此,藉由公民科學的方式,使民眾參與污染樣品的採集,更有助於民眾了解污染、健康、科學、權利等之間的關連。
噪音的蒐證部分,已在去年完成;今年重點在於空氣污染的部分。除了協助已經進行過,但須校
正的臭氧採樣之外,我的重點在於如何採集灰塵與空氣懸浮微粒。UCL原本建議使用擦拭民眾居家的窗戶來測試灰塵與空氣懸浮微粒的濃度。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清楚這樣是否可行,也尚未發展出一套方法或程序來教導民眾如何採樣。於此,我開始一些研究的工作。查了一些資料,寄了幾封電子郵件,打了幾通電話給一些民間或學術的實驗室後發現,擦拭窗戶上的灰塵並無法測試出空氣懸浮微粒的濃度(主要由於其體積過小,無法擦拭採集)。接下來,在尋找替代方案的時候,幸運的發現 Lancaster 大學的一位教授,曾經使用路邊樹葉的採集,並且使用地質化學與金屬磁性分析的方式,將樹葉上所可以吸附的空氣懸浮微粒做重金屬成分的分析。索性試圖與該教授聯繫,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後來由原本的毫無回應,到至少兩千五百英鎊的顧問與分析費用,到最後免費幫我們帶領社區如何採樣並提供分析,也使倫敦永續交流組織十分開心。
經過該教授的博士班學生來倫敦所提供的實體協助後,社區民眾實施了第一次的樹葉採集工作,大家都對這樣的方式不亦樂乎。接著就是本次一整天的活動,從早上的臭氧採樣與樹葉採樣,到下午的窗戶採樣,一口氣完成三項任務,真是辛苦了社區的參與者。
接下來的部分,就是在兩週後,再執行一次臭氧與窗戶的採樣工作。這個專案與民眾接觸的部分就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
在尋找適合的實驗室來分析結果的方面,也費了一點功夫。所以等到樣品經由實驗室分析完後,還會再召集民眾,共同向地方政府的環保單位正式提出一個有依據的請求。
另外,在網站建置的部分,也正陸續進行中。這個部分,下次再繼續跟大家介紹。
P.S. 感謝倫敦永續交流組織與浩然基金會之厚愛,提出並同意延長半年簽證與服務。目前倫敦組織這邊,正積極幫敝人規劃申請簽證之延長。經查得知,現在英國的志工簽證(基於 Point Based System),除非例外,是以總共得工作一年為上限。因此,即便倫敦永續組織希望與浩然繼續合作,並要求我停留一年以上,唯恐十分困難。由於目前簽證為半年期,所以仍有半年的延長空間。再次感謝。





- 本月工作坊 - 倫敦城市環境營造 - 2010-12-25
- Team Away Day - 2010-11-25
- LSx 十月報告 - 2010-10-24
- 持續前進的三輪車 - 2010-09-24
- 忙碌的八月,潮濕的倫敦 - 2010-08-2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