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也是另一個雙方都需尊重的差異。當初菲律賓Focus的徵選條件,語言要求就只有英文。在Focus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中,雖然所有的文書幾乎都是英文,但溝通上則是菲語多於英語。當國際志工不在場時,用同事們掌握的最好的菲語來溝通合情合理;但當辦公室招開工作會議,國際志工在場時,就應該是以英文進行,這是基本的尊重。根據我的經驗,和Focus開會時常常一開始是講英文,後來菲語的比例越來越多,到最後我是完全的lost in translation,而我有時候還被指派做會議記錄,真是莫名其妙。剛開始我覺得是我應該學習當地的語言,但再仔細思考過後,我認為既然對國際志工的徵選語言條件只有英文,而Focus也願意跟浩然配合接待國外的志工,Focus就應該要有對語言差異的敏感和包容。當然志工能學些菲語,對於人際溝通和日常生活一定會有幫助,但這不是志工的義務和工作要求,在短短的一年半載裡,盡力去接觸和觀察菲國社會運動的脈動才是主要任務,抱著先把語言學好再來了解當地反而是本末導致的想法。
作為國際性的NGO,Focus除了關注全球性的議題,如氣候正義,也著力於亞洲的區域性議題,例如湄公河流域的開發。此外,Focus還有泰國、印度、菲律賓和中國四個國家項目,除中國尚未有駐地辦公室,其餘三個國家皆有駐點。各國辦公室監督掌握各議題在國內的發展,並將全球性、區域性的論述介紹給當地的公民社會。Focus是政策研究和倡議導向的智庫型NGO,辦公室又在首都馬尼拉,因此缺少在草根層級動員和網絡連結的能力。為了彌補與草根連結上的困難,Focus與各地的草根組織合作,希望可藉由他們獲得來自最基層的聲音和動態。誠如Focus Philippines總監Joy Chavez所說,Focus提供了菲國CSOs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議題交流和討論的平台。
在這個背景下,Focus的自我定位並非草根組織,但又期望本身能夠貼近體察菲國底層貧苦農漁民、勞工、婦女等團體的實際困境和需求,因此正策劃另一個工作項目—Standing with the Poor(SWP,與窮人同在)。SWP做為跨議題的平台,用以調研氣候、貿易、公共資源(commons)、民主、和平等議題對窮人的衝擊,並提出政策倡議。成立這個平台的立意甚佳,但我對於SWP執行過程的某些部份並不認同。
為了集思廣益理清SWP的方向和執行計畫,辦公室辦了兩天一夜的Staff Retreat,希望大家能抽離辦公室,在一個比較輕鬆安靜的環境裡共同激盪出一些想法。很多NGO都會辦Staff Retreat,如果能促進討論和增加效率,運用一些組織的資源舉辦這樣的活動並無不妥。但是Focus邀請了員工攜眷參加,包了兩台廂型車,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離馬尼拉兩個小時車程的火山湖濱高級渡假村開這次的會議。對照討論的主題Standing with the Poor,恰是一種諷刺。當我們批評WTO、World Bank、IMF、G8這些全球政經權貴集團在高級飯店吃美食、飲佳釀討論全球糧食危機、貧富差距時,Focus這樣的行為又該如何解釋?在兩天會議結束前,我對這樣的弔詭提出了我的不安,但最後辦公室的結論是我們有把事情做好才是重點,至於花錢這件事,”We should not feel guilty.”
Focus是一個發起於、立基於全球南方的國際NGO,加上創辦人Walden Bello個人在國際反全球化運動中的聲望,因此在爭取國際資源和捐款這方面是佔有優勢的。某個朋友在Jubilee South(提倡消除窮國外債以及經濟正義的全球網絡)的澳洲夥伴機構工作,他向我表示由於國際捐款者傾向將資源投在發展中國家,他們這些在已發達國家的NGO募款困難,營運上捉襟見肘,他個人就是領一個人的薪水,負責1.5人的業務。Focus不必要為募款充裕而guilty,但在一個全國人口有三分之一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國家,還有許多在基層為貧困人民服務的草根組織面臨斷炊的時候,Focus應該採取更高的標準,嚴格規管資金的運用。不然只是讓Standing with the Poor聽起來像是一句偽善的口號罷了!
此外,在我參加的幾次遊行中,我觀察到Focus的行事風格與一同參與活動的其他組織相比顯得突兀。當其他團體坐最大眾化的交通工具Jeepney到遊行集合地點時,我們卻是乘著冷氣廂型車加入群眾。這些被動員而來的媽媽小孩和年輕人們,手裡拿著訴求標語,跟隨著遊行組織者的口號吶喊,他們參與活動的代價是一個免費的飯盒。群眾解散後,Focus的人照例到餐廳用餐,辦公室出錢慰勞大家的辛苦,吃一頓飯的錢可以買好幾個飯盒。Focus不是草根組織,資源跟許多小組織比較也充足許多,但正因如此Focus的成員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所有的資源除了來自於國際社運界對於Focus工作成果的肯定,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Focus「來自全球南方組織」的身分,亦即身處於一個全國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國際社會援助的重點國家。既然資源因為身處的環境而來,對於周遭的窮人,Focus除了關心,應該多一分謹慎和體貼。 Standing with the Poor是組織對自身的期許和行事要求,不該流於自我感覺良好的口號。
Through the Lens: the Dalian Oil Spi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9jhnnebyI
World Press Photo – Interview with Winning Photographers: Lu Guang http://www.worldpressphoto.org/index.php?option=com_media_gallery&area=showGallery&task=view&id=50&Itemid=56&bandwidth=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