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soria—馬尼拉市場之母
許多大城市都有著名的市場(市集),例如曼谷的Chaducha,倫敦的波多貝羅(Portobello Market),而馬尼拉最有名的市場非Divisoria莫屬。Divisoria的歷史可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時期,當時的政府禁止非基督徒的華人在都城Intramuros城內做生意,因此這些華人在離Intramuros不遠的地方交易;此地經過三四百年發展,如今成為範圍擴及Binondo(中國城), Tondo以及San Nicolas三區的超大市場。Divisoria是馬尼拉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市場,因此被稱為「馬尼拉市場之母」(The mother of all markets in Manila)。
Divisoria—便宜貨的聖地
Divisoria之所以有名,除了範圍大、歷史久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便宜,而且只要想的到的商品這邊都有,服飾、鞋子、電子產品、盜版DVD、玩具、古董、家飾、工具機、文具辦公用品、生鮮蔬果、乾貨……應有盡有。因此Divisoria的另一個稱號是「便宜貨的聖地」(the mecca of value shopping)。初次造訪Divisoria的外國人,可能會被這樣的景象嚇到:馬路兩邊加中間三排的攤販綿延不見盡頭,僅剩的通道塞滿了國民公車jeepney 1、腳踏邊車、沿街叫賣的小販以及購物的行人。在販賣生鮮蔬果的區域,地上到處是垃圾和污水,空氣中瀰漫著汽油味、腥臭味、人群的汗味、熟食的香味以及有人隨地小便後留下的尿騷味。馬路上可看到有許多赤腳、衣衫襤褸的孩子晃蕩、向路人乞討。這樣的Divisoria,充滿了蓬勃的商機和生機,但也赤裸裸地呈現菲律賓貧窮的面貌。
中國貨充斥
然而,最讓人驚奇的是商品的價格。男內褲三件50匹索2、女胸罩、上衣也是一件50、三片盜版DVD只賣100、堆積如小山的鞋子以極為便宜的價格販售……看得到的商品幾乎都是Made in China,整個露天市場宛如中國商品的展售場。相對於露天市場的吵雜、擁擠、悶熱,同樣位於Divisoria的168 Mall提供了室內空調的舒適購物空間。在兩棟相連各三層樓的商場中,超過上千家的各種商店一格格排列展開,有如超大型的舊光華商場,除了沒賣生鮮蔬果,露天市場找的到的東西這裡面幾乎都有。Divisoria的中國商品,除了以合法管道進口的以外,有許多是非法的走私貨。由於海關人員、警察貪污猖獗,走私的管道可以輕易地用錢打通。除了中國的商品,Divisoria也有許多中國人(有別於在本地居住許久的菲律賓華人)。根據我遇到的一個華人老太太所述,商場的老闆是中國大陸的商人,菲律賓華人擁有部份股份。走在168 Mall,耳邊三不五時可聽到福建話(與台語極相似)和廣東話。而大部分的商店老闆都是華人面孔,坐在商店後方的辦公桌敲打計算機、講電話、或者上網。而站在售貨櫃台的售貨員則多是當地人。根據同事所說,Divisoria有許多中國人,透過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來到菲律賓做生意,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持觀光簽證逾期居留。走在Divisoria,真的可以感受到四海都是中國人(中國貨)。
不只Divisoria,事實上整個菲律賓的市場幾乎都被中國製的商品佔據了。菲律賓一直到80年代中期都還實施對進口商品課徵高關稅的「進口替代政策」(import substitution policies),目的在扶植本地產業發展3。80年代中期以後菲律賓開放本國市場,大幅降低關稅4。在1995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國外的商品更加暢行無阻地進入本地市場。以製鞋業為例,菲律賓的鞋業中心Marikina市(位於大馬尼拉)在1994年登記立案的製鞋廠有513家,到2004年時只剩下248家。在這期間,外商投資的鞋廠遷移到工資更低廉的國家,例如越南;本地鞋廠則敵不過廉價中國製鞋子的競爭,紛紛關閉。根據2003年的統計,菲律賓進口的鞋子當中超過50%都來自於中國。至於廉價中國商品對菲律賓經濟、人民生活的影響,我將留待之後的文章說明。
註:
[1]詳見 http://www.bornrich.org/entry/genuine-one-of-a-kind-manila-style-jeepney-on-ebay/
[2] 1 peso=0.7 NTD
[3] 例如台灣過去也為了培養本地汽車工業而對進口車課徵高關稅。
市場一角
市場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可能是當地的攤販,忙著做生意,沒有時間看顧他們
下午四五點,從鄉下運來的蔬果在Divisoria卸貨
菲式街頭撞球
- 「菲律賓將台嫌遣中」事件之觀察與想法 - 2011-02-13
- 中菲投資現況介紹(上) - 2011-01-25
- 在菲一年雜感 - 2010-12-20
- 弱國無外交 - 2010-11-24
- 巴勒斯坦(1) - 2010-09-17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