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米之神体验之八
——奇妙的微生物
图文/袁清华
——奇妙的微生物
图文/袁清华
这个月初与米之神的职员驱车前往KANCHANA BURI(也称宝石之城),单程约2个半小时。KANCHANA BURI因为具有几处比较大的天然瀑布而吸引很多游人前往,同样大片的森林也是吸引城市人来这里体验“森林氧吧”的原因之一。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来森林当中采集微生物菌种,抵达的地方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按照每人20泰铢,小型汽车30泰铢的标准收取门票。因为这个地方交通不便,有些地方完全是石路,所以行人并不多,沿途看见大量的蝴蝶在飞,以前一个搞环境研究的人告诉我,蝴蝶的多少可以衡量一个地方自然环境的好坏,可见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当的好。也许这也是来这个地点采集微生物的原因吧。
.jpg)
米之神负责人DAYCHA使用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据说是很古老的方法,人们曾用来寻找水源。DAYCHA双手各握一根铜棒,平行抬起,静心冥想“最好的微生物在哪里?”,然后身体缓慢原地转圈,当两根铜棒交叉时所指的方向就是有“最好的微生物的地方”。按照此方式重复几次就能确定具体位置,然后扒开腐烂的落叶就会发现布满白色菌丝的土壤。按照此方式尝试了几次果然效果都不错,后来DAYCHA说可以凭自己的观察和直觉去找。于是就分头各自寻找了。一共收集了20多份样品,然后带回米之神准备发酵再做比较,选出好的微生物菌种使用。
.jpg)
由于现在以追求高产——增收为目标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水体的微生物体系失衡、菌种种类趋向单一,导致农业作物病害频发。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为土地营造合适的环境并增加适合的微生物菌群数量,采用有机质多的肥料,如堆肥、落叶、稻草等,恢复微生物的平衡体系,使土壤与作物共生共荣。
但工业化生产的EM微生物菌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广泛被农业领域所使用,一是:农民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对这种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并不重视;二是:微生物菌效果缓慢,需长期使用,不会像鸦片似的化肥一样立即有效;三是:市场销售的微生物菌价格高,在降低成本方面并无太大优势。
生态农业崇尚的是,一切来源自然又归于自然,因此在使用微生物菌时采用土著微生物,即本地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因为只有本地的微生物菌群才是更适应、更熟悉本地环境的,才能更大的发挥作用。同时其制作方式简单、价格低廉、活性高,克服了很多工业化生产的菌种带来的问题,在泰国推广有机农业技术中,制作微生物肥是重要的一课,是“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成功的案例。
下面将其制作步骤简单成列:
第一步:开始制作。用桶盛20公斤的水并与1千克糖稀(或红糖)混匀,将采集的土壤约100克左右洒入桶中发酵。糖份用作微生物繁殖的养分。
第二步:观察发酵过程。一般正常情况下,第2天就会有很多气泡,第4天气泡量最多,以后慢慢消失,直至在桶的液体表层行程一层白色的粘膜,表示发酵完成。正常情况下用时7-10天。如果颜色变黑或者有臭味发出表示制作失败。
.jpg)
.jpg)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