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Helen Yang 2010年6月於英國倫敦
Sponsored walk for homeless people
我在London Citizens的主要工作,是在倫敦華人基督教會尋找有志於社區改善的領袖人士,幫忙他們進行組織,建立眾志成城的力量,共創社區美好的未來。我工作的其中一間教會─聖馬田(St. Martin-in-the-fields)英文堂與中文堂,過去20年來,每年都舉行『為無家可歸者籌款健行活動』 (St. Martin’s Pilgrimage--sponsored walk for homeless people),圖說:1. St. Martin’s Pilgrimage--sponsored walk for homeless people Poster (海報)
圖說:2. Group photo
青年團契的小朋友們,跟我開玩笑,直說如果我參加籌款健行活動,他們就每人贊助5英鎊,沖著他們的玩笑,我報名參加了健行活動,在中文堂的5位參加者中,我是年紀最長的一位。
原本以為只是一項普通的活動,參加之後,才知道這是深具意義的活動,感受良多,決定花一些篇幅,與大家分享。
一項經歷20年的活動,有其一定特殊之處。首先,Pilgrimage的中文翻譯為朝聖者。早在13世紀,英國的基督教教徒,就盛行朝聖,當時交通不發達,只能步行,從英國各地,前往Canterbury Cathedral (坎特伯雷大教堂)---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 or Anglican Church—聖公會)總部。Geoffery Chaucer (喬叟)1343—1400 莎士比亞之前英國文學之父,也是英國傑出的作家及詩人,受義大利文藝復興名作家但丁的影響,他最出名、最為人稱道的作品,就是坎特伯雷的故事集 (The Canterbury Tales frame narrative 13 to 14 people),敘述朝聖者在前往坎特伯雷大教堂的路途上,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至今,坎特伯雷的故事集仍然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為無家可歸者健行籌款活動』 (St. Martin’s Pilgrimage--sponsored walk for homeless people)當局,也於2000年出版為無家可歸者籌款,健行人坎特伯雷的故事集。

原本以為只是一項普通的活動,參加之後,才知道這是深具意義的活動,感受良多,決定花一些篇幅,與大家分享。
一項經歷20年的活動,有其一定特殊之處。首先,Pilgrimage的中文翻譯為朝聖者。早在13世紀,英國的基督教教徒,就盛行朝聖,當時交通不發達,只能步行,從英國各地,前往Canterbury Cathedral (坎特伯雷大教堂)---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 or Anglican Church—聖公會)總部。Geoffery Chaucer (喬叟)1343—1400 莎士比亞之前英國文學之父,也是英國傑出的作家及詩人,受義大利文藝復興名作家但丁的影響,他最出名、最為人稱道的作品,就是坎特伯雷的故事集 (The Canterbury Tales frame narrative 13 to 14 people),敘述朝聖者在前往坎特伯雷大教堂的路途上,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至今,坎特伯雷的故事集仍然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為無家可歸者健行籌款活動』 (St. Martin’s Pilgrimage--sponsored walk for homeless people)當局,也於2000年出版為無家可歸者籌款,健行人坎特伯雷的故事集。
圖說:3. 我們的坎特伯雷的故事集。
說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就不能不提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大主教--Bishop Thomas Mcmahon Canterbury Cathedral,他是羅馬(梵諦岡)教廷派駐英國的大主教,因為不聽從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要改天主教成立英國國教,就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被殺,但未埋葬在大教堂裡面。坎特伯雷大教堂本是羅馬天主教所建,現今是英國國教的總部。
圖說:4. 雄偉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這次20週年『為無家可歸者健行籌款活動』 (St. Martin’s Pilgrimage--sponsored walk for homeless people),也是紀念健行籌款活動發起兼創辦人---Ms.Kath Shaljean逝世一週年。活動總計進行四天,步行73英哩,由倫敦市中心Trafalgar Square走到坎特伯雷大教堂,沿途有教堂提供膳食、茶點及住宿。
我是參加最後一天,我先由倫敦市中心坐火車到Chartham(票價台幣1,145元),再走4英哩,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在Chartham的休息站—St. Mary教堂,親眼看見已步行了四天的健行者,有些人腳已起水泡,仍然堅持要走完全程,完成籌款,幫助無家可歸者。
去年(2009)有超過100人參加無家可歸者健行籌款活動,總共募集了25,000英鎊。主辦當局說今年參加的人數,增加有兩三成左右。
健行籌款活動採取的是群體行動,一定要加入領隊旗下,我的領隊非常資深,領我們走羊腸小徑,穿過大片蘋果園,沿路風景優美,飽覽無遺,說坎特伯雷是英國倫敦的後花園,一點也不為過。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是追隨幾百年前,朝聖者的腳蹤,就像與他們同行,沿路也看見他們留下的記號。
家庭更新協會
英國家庭更新協會是位於南倫敦的一個小型非營利組織,主旨是為婚姻觸礁的夫婦,透過三天兩夜的營會及帶領夫婦的輔導和幫助,重新建立婚姻關係,當然也注重親子關係。它的總部在美國,創辦人邱清泰博士,曾任台灣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我與許多英國家庭更新協會的成員是好朋友,當他們來找我幫忙,要宣傳他們的親子講座及婚姻講座時,我義不容辭,就從最基本的如何撰寫新聞稿開始,再進一步,如何與媒體打交道,如何張貼及派發單張,如何應用網路宣傳等。
最後,因為時間的原因,我要跳下去,幫忙撰寫三篇新聞稿,其實,我寫得很辛苦,原因是我對他們的機構及議題,不甚熟悉,要花許多時間來聊解,有時要花週末假日,才能完成一篇,好在受到編輯的青睞,下圖是刊登的一篇。站在新聞觀點,只要有足夠的新聞性(新聞價值),編輯沒有不刊登的理由。
英國家庭更新協會的成員,非常努力,眾人一條心,義(志)工也積極投入,講座的那一天,120人的禮堂,擠進超過250人,下圖為壯觀場面。大家都認為努力付出是值得的。

我是參加最後一天,我先由倫敦市中心坐火車到Chartham(票價台幣1,145元),再走4英哩,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在Chartham的休息站—St. Mary教堂,親眼看見已步行了四天的健行者,有些人腳已起水泡,仍然堅持要走完全程,完成籌款,幫助無家可歸者。
去年(2009)有超過100人參加無家可歸者健行籌款活動,總共募集了25,000英鎊。主辦當局說今年參加的人數,增加有兩三成左右。
健行籌款活動採取的是群體行動,一定要加入領隊旗下,我的領隊非常資深,領我們走羊腸小徑,穿過大片蘋果園,沿路風景優美,飽覽無遺,說坎特伯雷是英國倫敦的後花園,一點也不為過。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是追隨幾百年前,朝聖者的腳蹤,就像與他們同行,沿路也看見他們留下的記號。
家庭更新協會
英國家庭更新協會是位於南倫敦的一個小型非營利組織,主旨是為婚姻觸礁的夫婦,透過三天兩夜的營會及帶領夫婦的輔導和幫助,重新建立婚姻關係,當然也注重親子關係。它的總部在美國,創辦人邱清泰博士,曾任台灣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我與許多英國家庭更新協會的成員是好朋友,當他們來找我幫忙,要宣傳他們的親子講座及婚姻講座時,我義不容辭,就從最基本的如何撰寫新聞稿開始,再進一步,如何與媒體打交道,如何張貼及派發單張,如何應用網路宣傳等。
最後,因為時間的原因,我要跳下去,幫忙撰寫三篇新聞稿,其實,我寫得很辛苦,原因是我對他們的機構及議題,不甚熟悉,要花許多時間來聊解,有時要花週末假日,才能完成一篇,好在受到編輯的青睞,下圖是刊登的一篇。站在新聞觀點,只要有足夠的新聞性(新聞價值),編輯沒有不刊登的理由。
英國家庭更新協會的成員,非常努力,眾人一條心,義(志)工也積極投入,講座的那一天,120人的禮堂,擠進超過250人,下圖為壯觀場面。大家都認為努力付出是值得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