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Leitura do Mundo 閱讀世界


文/圖: 殷紫沂




十二日是PECP工作坊(Programa Educação Cidadania Planetario星球公民教育計畫)在Osasco進行社區訪問的日子。 IPF工作人員連同小學內的成員們共同籌畫這次的活動。共約二十位學校老師、十來位IPF工作人員以及約八十位小學學生參與。
在Paulo Freire”公民學校”概念中,學校是社區活動的發想和孕育園地,Leitura do Mundo關鍵在於突破學校和社區之間的圍牆,更正確地說,是教育和現實社會的圍牆,讓學生和老師走進最熟悉卻也最遠離教室的社區。

在PECP工作坊中,我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我們要如何讓更多社區居民參與我們的討論和活動?」而我得到的回答是:「讓更多的人參與並不是我們的目的。」

這個工作坊目的並非「傳遞知識」,而是「進行行動。」 工作坊的參與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對話,並且共同創造行動的可能性。事實上,IPF的工作者從未以「帶給社區新的知識」作為目的,而是以「共同創造新的知識」為努力的目標。因此我們要努力的,是讓這個小組成為一個行動的火種,而非讓所有人加入到這個小組來接受思想改革。

在訪問之前的問題設計,由全體成員設計,並且字句斟酌。是否每一個用字都是老嫗能解。 每人輪流唸過後再由全體成員通過。修改到最後居然連我這個半文盲都可以完全理解的語言。問題分為三個主要議題,一是關於學校的公民教育,二是學校和學生家裡的連結和參與,三是社區問題意識。 細項問題如: 你是否了解什麼是公民教育? 你是否認為學校正在教學的是重要的事情?你認為學校應該教學些什麼呢?

在Paulo Freire教育當中,Dialogue"對話"這個概念,不僅止是溝通和交流,更是探索教育主體生命經驗和知識的管道。用對話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創新的知識,而非知識的傳遞。學校與社區的對話,不僅只是兩者的溝通,更是共同創造改造社會和教育的"點火"動作。

我前往進行社區訪問的是當地居民稱之為”青蛙洞”的社區,言下之意似乎是一個龍蛇雜處有如青蛙棲息的黑暗水漥。 但是現在他有個新的正式名稱為”日出之地”感覺比較正面。這裡也是許多學校學生居住的地方。當天活動自然由學生們帶路。

其中一位是小時候住在美國的十歲小男孩John,第一次見到他時便感覺他說話非常的成熟。 我想小時候住在美國或許代表他出身一個環境比較好的家庭。我問他:「你家裡有幾個兄弟姐妹?」他回答:「我數一下。」然後認真扳起手指做尋思狀,結果是十個。 讓我相當驚訝。因巴西像他這樣年紀的孩子們大多出身小家庭,家中子女不超過四個。後來我更發現每當有人問John家裡有幾個兄弟姐妹時,他都會說:「我數一下。」 看來他其實不需要數,但是用這種對話方式來讓詢問的人吃一驚。

從可通行大車的大路彎進了不起眼的小水泥巷,才算是進入社區,此處原來是個小山凹,四周地勢高且陡。 更深入走進社區,才發現這個社區巷弄有如迷宮,許多巷道僅容一人通過。家家戶戶櫛比鱗次,令我想到眷村式的集體房屋。

本以為在聖保羅市區總是見到寬闊大器的房屋是巴西常態,建築棟距寬大,每家都有充足的採光和通風。「果然是地很大,地不用錢的大國家。」又是一次自以為。
對於在社會底層進行勞動的芸芸眾生,地再大還是不會有份。 地不患寡,只患不均。

第一位訪問的人便是John的父親,膚色非常白皙的John,父親卻擁有黝黑的勞動者膚色,他正在一處路邊坡度約五十度的斜坡畸零地耕作,這便是賴以維生的土地,他表示這處田地提供了他們一家所有所需的蔬菜。 擁有十個孩子的他,並不經常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他在感謝學校帶給兒童教育之餘,也認為學校應該擔起改善社區居民生活的責任。例如有關於農業的新知和教學。

John由於生活在這個社區,自然而然的和路上居民招呼問候,我們也就順著情勢進行自我介紹和訪問。一位老婦人說他的生活只在家裡和超市間來去,自從丈夫去世,兒子離開家之後,感覺生命失去了樂趣... 話至此這位太太便開始落淚,並且要求攝影機不要拍攝。

巷弄中的幾位男子,對於我們提出關於學校及社區意識的訪問問題感到陌生,此時一位婦女聞聲加入,他們對於學校事務雖不了解,也並未參與,但是有許多想法要說,如「學校應該要注意更實際的事情,例如食物品質,老師也應該要注意學生的狀況,並且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背景。」關於社區狀況,醫療問題是最切身也最為緊急的問題。因為缺乏醫生,這裡的居民無權生病。 只有不斷的等候排隊。 也許一個小小的問題,再等到醫生時也成了大問題。這個婦女長期患有喉嚨的毛病,已經等待了半年,仍然不知道何時可以見到醫生。

一位正在晾衣服的女士則提出「學校老師應該教導更多真實和黑暗給學生,讓學生認識真正的社會。」並且認為學校老師並不關心社區也不想關心。 其中一位學校老師在我耳邊說,「但是我們正在做這個努力,這位太太不知道。」一位手中搬著幾袋米的婦女此時經過,學生和小組成員們僅可能的貼向兩旁牆壁讓出一條道,她呼喊著︰「我們需要錢!需要醫療!」經過了我們,我們目送著他消失在長巷轉角。

此時同行一位老師說︰「但他沒有說,我們需要教育!」

老師們每每在訪問中加入一些題目如:「對於總統選舉有什麼想法?」「你覺得華爾街金融風暴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嗎?」我想到這是用來和居民對話關於「自身與社會」的思考。亦是更加貼近地面呼吸的真實空氣。在報紙上的世界,距離他們有多遠?居民對於這些疑問,大部份認為實際上是沒有關係的。只是某一個距離自己十分遙遠的紛嚷儀式。

許多的思考在陋室暗巷中醞釀卻無出口,無組織。需要傾聽、需要對話空間。 然將自身視為社會一份子,許多問題變得更加有血有肉。 如果這些聲音只在巷弄中或屋簷下,永遠不會傳到政府的耳裡。必要用自己的手和聲音爭取,奮鬥。這是PECP正在努力和社區溝通的方向,而問題意識,正也是學校需要的動力能源。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