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Concensus VS Conflict—New Politics?





圖/文:Helen Yang 2010年5月於英國倫敦

UK 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另類政治?
自從上個月(4月)中旬以來,英國上上下下最熱門、最沸騰的話題,就是首相及國會議員大選有關的消息。大選的結果,正如我們的執行長Neil去年神準的預測(Neil是學政治的,從事有關政治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工作長達20年),前晚(5月11日)剛出爐消息,保守黨的黨魁David Cameron正式成為英國首相,自由民主黨的黨魁Nick Clegg成為英國副首相,這是因為投票結果,英國三個大政黨,得票率都沒有超過半數,只能組成歷史上少有的聯合政府。執政長達13年的工黨,交出政權,前首相Gordon Brown黯然辭職下台。

到底英國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能在大選當中,扮演什麼角色?或者,具有什麼影響力?是否有能耐讓三大政黨的首相候選人,齊集一堂,面對中下層人士,在當選之後,承諾每年與Citizens UK會談,並且允諾在位期間,至少參加Citizens UK的兩次集會行動。 正如我在此篇報告所下的標題─Concensus VS Conflict---New Politics? 總體面對抵觸,是否是另類政治?

(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 壯觀場面,圖:Citizens UK)

Citizens UK (當London Citizens要舉辦全國性的活動時,使用的名稱就是Citizens UK)在大選前三天(5月3日)舉辦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讓我驚訝萬分,也讓我對London Citizen的營運模式是否能複製品在台灣,有了新的思考,如果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真能影響台灣的大選,那!何樂不為呢?只是,London Citizens奮鬥了20年才具有這影響力,台灣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必需要跳躍式地成長,才能有所作為。

其實,這項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是在舉辦前的兩個星期才決定的,但是,就在這短短時間裡,透過其嚴密組織能力與動員能力,迅速號召2,500位社區領袖,參加於Methodist Central Hall (倫敦最大型集會場所,聯合國曾在此召開大會) )舉辦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更有民眾從倫敦以外城市包括牛津及伯明罕,遠到趕到參與。針對Citizens UK這次成功又風光集會行動,其所採取的策略與規劃,值得作為借鏡,茲分述如下,以為參考及思考:

(一). 事實上,英國的三大黨魁David Cameron、Nick Clegg及Gordon Brown已早已在電視節目,就其所提出的政見與政策,辯論過三次,關心政治的英國民眾,也已透過節目現場及電視,早已知他們的政治傾向,那,Citizens UK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又如何吸引英國民眾,爭先恐後地參加,造成轟動呢?Citizens UK是草根性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會員是中下層人士的社區領袖,平時無緣面對面見到英國首相,更何況可以當面質問他們,有關中下層人士社區,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

(二). 當時的在野黨─保守黨的黨魁David Cameron是首先應允參加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的,接著是自由民主黨的黨魁Nick Clegg,我記得當4月31日時,Citizens UK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宣傳提到的是David Cameron及Nick Clegg會來參加,當時,同事們就忙著因應,如果當時的英國首相Gordon Brown不來,該怎麼辦?其實,Gordon Brown早幾天因在汽車內,抱怨攔路老婦人的錄音帶曝光,不得不在電視上,向老婦人及社會大眾道歉,如果5月3日再不參加Citizens UK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就是太傲慢了!我的同事準備以空椅子迎接。好在,在大選集會行動前的48小時,Gordon Brown應允來參加。我認為Citizens UK在擬定策略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三). 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採取憑票入場,馬上是『一票難求』的盛況。同事之間,為票開始爭論,本來華人社區團隊分配到100張,我的部份有40張,最後,華人社區團隊只剩80餘張,而我也只有28張。頓時,我成為重要人物,大家爭著來向我要票,還真是難以應付。

(四). 於集會行動中,安排學生合唱團在進門迴廊演唱、三場短劇、樂團及各個宗教團體組成的合唱,不僅代動了全場的氣氛,尤其是短劇,充分表達中下層人士的生活苦境。在向Gordon Brown訴求Living Wages (生活工資),更是祖孫三代上場。先是祖母用非常生澀的波蘭英語道出困境,十四歲的孫女,在要求生活工資時竟悲痛地哭了起來。Gordon Brown前去安慰,這張照片贏得媒體靑睞,登在第二天報紙頭版。

(五). Citizens UK只有20餘位同事,如何管理駕馭2,500位會眾?我們的社區領袖平日有很好的訓練,在加上義工糾察隊的隊長與對員,管理會場井然有序。整個會議的流程也經過精心設計。

(六). Citizens UK這一次真可以說出盡風頭,成為媒體的寵兒。就在5月3日當天下午,採訪車一字排開,有些記者因事先未登記,不准進入。報導Citizens UK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的媒體,幾乎英國知名媒體全到齊了。Citizens UK收集到的有BBC. The Guardian, the Telegraph, the Times, the Independent, Wall Street Journal等。中文報紙也是刊登不少。

(三大首相候選人於集會行動中直接面對社區領袖,圖:Citizens UK)


七大訴求
(A). 認同公民社會組織是『好』政府的『對等夥伴』在當選之後,承諾每年與Citizens UK會談,並且允諾在位期間,至少參加Citizens UK的兩次集會行動。

(B). 實行Living Wages (生活工資)

(C). 針對非安全性之銀行借貸,課以20%利息,用於社區建設。個人信貸不可損及家庭生計及信託。防止高利貸。避免家庭及企業被剝奪金融信用,金融體系得徵收1%的保釋信託金,銀行無人認領的滯留戶頭,其金錢應捐贈以資助社區建設,而不是留置在銀行或農工金融機構。

(D). 終止羈押兒童移民

(E). Community Land Trust (居者有其屋透過社區土地信託)

(F) &(G). Strangers into Citizens (陌生人成為公民解決長期居留的非法移民)


訴求未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想工作夥伴急於想知道,Citizens UK的General Election Assembly (大選集會行動)的七項訴求,到底英國新政府聽進去多少呢?從昨天(5月12日)英國新首相David Cameron團隊施政大報告書看來,Citizens UK的七大訴求,有三項訴求,包括終止羈押兒童移民、金融改革及銀行重整、及投資社區強化地方分權,包括在施政報告書中。但是Citizens UK的三大行動(Campaigns): Living Wages (生活工資)、Community Land Trust (居者有其屋透過社區土地信託)及Strangers into Citizens (陌生人成為公民解決長期居留的非法移民),卻未包括在施政報告書中。Neil給大家的電子郵件是:『Work still to be done, but we are getting there』。
我的翻譯為『訴求未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已經登堂入室了!』。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