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郁玲 圖:陳怡樺、陳郁玲
(小遊戲測驗一下孩子的環保常識)
北京四季分明,綠芽花苞標示出春天的足跡,早晚溫差可到十多度,但至少是在零度以上的變化,不會凍的ㄎㄠˋ聲連連。
三月十三日(六)學校舉辦春季郊遊,兩天前通知老師,一天前通知家庭與學生。校長在朝會時間提醒學生洗好澡,穿上乾淨整潔的校服,不可以帶方便麵與辣條等等的零食,能帶的食物是麵包與火腿腸,與準時集合等等事項。
這樣倉促的佈達,校方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必要不得缺席」,老師們出勤這趟,有五十元的人民幣作為加班津貼。而老師對孩子,能作的準備就是叮嚀出遊基本事項,其它關於行前教育,是顧不得的。
本次春遊的地點是朝陽公園內的索尼探夢館,三年級以上由老師帶隊,二年級以下的由家長自行帶領,兩百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從皮村出發,分批搭公車,途中轉車一次,在九點開園前抵達公園門口了。
索尼探夢館2006年開館,提供給各級學校得以團體形式免費參觀。號稱是世界第一家「光與聲音」的科技館,以「神奇•感受」為特色的體驗型科技館,從各種科普活動,具體呈現光線與聲音的知識。對我們這些因師資缺乏而沒有「自然科學課程」的孩子來說,實在是難得的機會。
每班大約四十人參加,一班有兩名教師帶隊。雖是魚貫入場,但孩子看到各種新奇的東西馬上進入極端亢奮狀態,先搶先贏,佔不到機具的只好七嘴八舌圍著出主意。老師只能求安全,完全顧不及講解種種(更何況老師也沒來過),館內的解說人員要不嘶聲力吼認真的告訴大家如何體驗;要不放牛吃草隨孩子去碰,只要不要弄壞東西就好。
(同學!這個東西好像不是這樣子玩的啊!)
入館時發給每人一個磁卡,以磁卡感應後啟動遊戲。大人定眼看過說明才知道該如何使用,多數的孩子完全不知道,糊按瞎按,看機器沒反應,一哄而散。縱使經由他人協助,啟動了遊戲,也沒有耐心好好的看完說明,便感到無趣的走了。老師們一直忙著處理「XXX打我」、「XXX插隊」、「這個不會動」、「我想出去了」、「可以吃東西嗎」、「廁所在哪裡」、「可以喝水嗎」......這類的問題。一位老師出館後的說:「我看他們這趟也沒能學到多少東西。」
由學校帶領的集體出遊,對許多忙於生計的家庭來說,是孩子接觸世界的難得機會,校方深知這樣活動的必須,張羅各項資源(如免費公園門票、免費參觀機會),投注人力與物力(十四位成人出動)才得以成行。挑選的場所也是很好的互動學習地點,但空虧一簣在於行前教育空白。若能讓老師提早知道,提前蒐集相關資料,不需要特別講什麼科普課程,只要好好的告訴學生入場後的狀況,也不至於大多數小孩入場後學習成效過低,實在可惜。
附註:本次活動,我被分派到DV攝影工作,也感謝怡樺女士利用假期支援拍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