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觀視港城 鳥 v.s 城


文/圖:李思薇

香港是個充滿變數的城市,數字與潮流在城市的競技中分秒必爭,此點毋需多論,但香港的地景秀異推陳出新,陸與海的界線不斷擴散、人與土的距離不斷拉遠,那鳥呢?雀鳥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存空間,是否也被擠壓或剝奪?

觀視的背後便伴隨著思想及知識,第一次聽同事說起「觀鳥」,我誤聽為「官僚」,台灣慣用的語詞是「賞鳥」,「觀」較於「賞」更具意識。地狹人稠的香港,如何作為觀鳥的天堂?若仔細審視其自然地貌的比率、城鄉的懸殊,不難想像有超過450種雀鳥分佈在山與水間。200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表《亞洲的重點鳥區》,收錄了目前已確認的2,293個重點鳥區,其中香港也有兩個,分別是「內后海灣及深圳河集水區」和「大埔滘、城門及大帽山」,面積共65平方公里,為全港陸地面積的6%。除了較為人知的濕地保育工作外,第二個重點鳥區亦確認了香港成熟林地環境的生態價值。

圖1 香港觀鳥大賽舊時照片,出自http://www.wwf.org.hk/bbr/ch/event_history.html

「香港觀鳥大賽(Big Bird Race)」[1]的舉辦歷史可追逤至20多年前有一本書名為”The Big Bird Race”( Bill Oddie and David Tomlinson, 1983),書中提及在英國透過觀鳥比賽籌募野生動物保育捐款,參賽隊伍於24小時內穿梭於不同的鳥類棲地,記錄最多品種的鳥類,於是隔年便於香港啟辦觀鳥大賽,延續至今。香港觀鳥大賽邀請有興趣的觀鳥同好組隊參加,每隊最低捐款金額為港幣6,000元,隊伍需自行籌募、或者依據記錄鳥類數量向贊助企業累積捐款額,記錄所得的數量愈多、捐款愈豐,更添觀鳥比賽的趣味性,依據主辦單位提供的鳥類名冊,參賽隊伍需記錄下觀測品種、時間及地點,賽後由裁判檢驗其合理度。2008年的香港觀鳥大賽,14支參賽隊伍共錄得200個雀鳥品種,勝出隊以154個鳥種拔得頭籌。

香港觀鳥大賽主要由「市場推廣、籌募及公關傳訊部」執行,但我所在的教育部門同事每年都會組隊共同參與這項盛事,並在賽前至不同地區練習。201027日,農曆年前的週日我在清晨五點起身,六點半一行人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集合,教育部組成的”EO TEAM”展開今年度的觀鳥賽程,這裡是香港最大的林鳥觀賞區,區內的次生林有大量林鳥棲息,可惜步行至入山口便下起大雨,眾人只能在雨聲間仔細聆聽不同林鳥的叫聲,這也是辨別林鳥與水鳥在方法上最大的區別。

半晌後繼續前往塱原,新界北部的淡水溼地,90年代末由於九廣鐵路連接上水至落馬洲支線,將穿過塱原,引發各界環保團體強烈反對,這項計畫終於2000年遭環保署否決。當天我們抵達時大雨浸潤了整片農地,我們步入菜田中一會兒,實在抵不住雷電交加的天勢、只好返回車上。這次”EO TEAM”的隊長是認真負責的Angela,當天的行程調度由隊長指揮,儘管眾人被與淋得又濕又凍,大家還是盡力爭取時間與機會。

午後接著來到元朗南生圍,與元朗舊區一河之隔,南生圍原本有許多農田、漁塘、基圍[2],近年來隨著元朗新市鎮的發展也面臨生存之脅,南生圍有豐富的濕地與紅樹林,初入門如我,黑面琵鷺、大小白鷺、蒼鷺是最基本要認識的,另外還有各種不同的小水鴨,全都聚集在外圍的大排水溝,我們在雨中完成記錄後便驅車前往最後一個觀測點米埔,也是比賽結束的指定地點。

圖2 於米埔自然保護區,望遠看

米埔自然保護區於1984年開始由世界自然基金會接手保育及管理工作,1995年米埔及內后海灣共1,500公頃的濕地正式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這裡是EO們最熟悉的場域,平日帶隊往返於魚塘、浮橋、觀鳥屋,因為是最後一站,顧不得雨勢,把握下午漲潮的時間走到園區的盡頭記錄在后海灣棲息的水鳥,最後一小時仍不放棄地繞到更遠的漁塘,最後回到保護區的入口,完成記錄名冊的確認並繳交裁判團。借助望遠鏡頭將人的目光放到極致,我們觀看的不僅是鳥的形色特徵,還有鏡頭下的天地,人與鳥、鳥與城。


[2] 基圍指由基堤圍繞的池塘 ,主要作養蝦用途,但也有養殖魚、蠔、藻及鹹淡水莎草。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