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離開辦公室 行動踏實


作者:張文樺

去年十一月,便開始花許多時間坐在電腦前面查資料、新聞報導、閱讀文章或相關法規,努力在這由「0」與「1」組成的文字中推敲執行低碳出行的問題,到現在產生了寧願去跟社區那些退休的老大媽、大爺們聊天,或是騎著自行車繞北京也不要隔紗看花,倒不是說報導有誤,而是文字有表述的局限性畢竟與親身體驗不同,例如,所謂自行車專用道的縮減,有一部份是北京的自行車相較於過去曾經擁有八、九百輛的紀錄確實減少很多,而反觀私人汽車的擁有輛終於突破四百萬輛,道路的規劃自然會趨向於以汽車為主;另一種自行車專用道的「自然縮減」是由於私人汽車購買後,卻沒有停車位,因而佔用了自行車道,有些路道乾脆直接繪製停車格或計程車專用停車位(在北京,計程車被定義為公共交通系統的一部份)。自行車專用道被占用,凸顯的是私家車劇增的同時,北京城市規劃並無相應的配套措施。

「北京騎自行車的環境已經算好了。」與一位自行車愛好者聊到自行車專用道的問題,他覺得自行車停車場才是問題,這位擁有五、六輛不同功能但同樣精緻的自行車的擁有者,在市區時寧願付汽車停車位的費用,而他們車友俱樂部的朋友有許多也是兩輪通勤,價格不斐的車子最怕被偷,正因為特別注意這點,反而失竊率低。不同的交通發展歷程,在北京,我們是以「保留」現有自行車專用道為述求,因為當其他城市都在花大額經費興建自行車專用道及相應的軟硬體設施之時,北京尚擁有不錯的自行車騎行環境,儘管自行車專用道縮減或被占用,電動機車與自行車混騎,或是以「維護市容環境」之由將原有自行車停車場關閉的案例仍存在。

還有一個部份讓我理解到,做任何環境和社會議題必須走進社區,因為人們切身生活在其中,除了勉強適應劣環境之外,會生成許多相應的解決之道。我在二月的時候拜訪緊鄰故宮的南池子社區,北京老城區在城市規劃上面臨的是,胡同窄小,公共交通系統涵蓋不到,可能從公車站到社區有一段路途,因此大媽大爺們除了步行,還是騎自行車居多,這些問題透過一位生長於南池子社區五十多年的陳老師,讓我跳出低碳在於出行方式的選擇,陳老師是社區核心幹部之一,早在幾年前他們就透過讓市集、義診等大媽大爺最有需求的服務近到社區裡,因此他們可以就近買菜、看診、參與進修課程,乃至法律諮詢。

胡同裡的狹窄大大彰顯出私家汽車停車問題,而背後原因不難理解,當一個社會快速起飛時,有剩餘經濟能力自然會選擇一些非生存需要的物質如汽車,在執行低碳出行項目時我常提醒自己別存有褒貶之意,因為撇開為了全人類福祉的高尚口號,個人有選擇判斷。讓人不選擇高碳出行,咱們得花些力氣在鼓勵自行車文化及推進友善的騎行空間。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1 意見:

  1. Che HUANG on 2010年3月11日 中午12:30 提到...

    "自行車相較於過去曾經擁有八、九百輛的紀錄"

    這邊是以"萬"來記量單位嘛?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