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家蕾
10.之前說的,那個滿頭白髪的老人是這個閱讀計劃的主席,他在教育領域努力了30多年,一共在Kundra區建了5所學校,是很多老師學生時代的老師。他現在是校長,也是不同教育計劃及學校的顧問。他今年60歲,身體還很健康;但聽力己經很弱了,跟他說話要很大很大聲。
他這個年紀,仍然很努力地搞教育上的串聯工作,一個村接一個村地跑。幾十年了,其實他很清楚自己可以做什麼,當然也看到現實中的落差。比如說,他知道某些人會做某些事,並非出自想法上的認同,其實是因為給他臉子。他說自己有生之年,應該也不會看到這個地方有太大改變。只是,他仍然會在生存的時候很努力。
有一次,我剛好在電腦旁工作。我用電腦打字,他用紙筆,我們就這樣聊起天來。我們是由談論神開始的,我很記得他說他不相信神,他相信人,因為有危難的時候神不會幫你,但人會。可能,他的努力也是基於對人有種相信。這種性情的人,在世上所佔的人數比例來看,應該也沒有多少,真的非常希望他可以長命些。
11.關於宗教,一如印度其他地方,村民大部份都信俸印度教。他們在房子裏有一個讓神住進去的小室,裹面放了一些敬拜用的器具。小室的門口會畫着面向房門的腳掌圖案標誌,像徵把神請來之後讓衪留在房間裹。有好幾戶我拜訪過的人家,甚至會用有花紋的瓷磚鋪地板,神住的小室是全屋子最乾淨最美的一間。
除此之外,通常房子的大門附近,會有一棵小植物,上面掛了一些裝飾。他們認為,自然界事物都是神,那棵小植物也就是他們請來的神,動物也是神,而人就是人。相反,我們會說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而有神是神。
12.我住的房子隔壁有一個女兒,她在另一個區讀書。自從他爸爸興高采烈地在電話把我介紹給她的女兒後,她基於對一個陌生外國人的興趣,在假期的時候跑回家了。她叫Linku,今年16歲,是個美女,現在在一間學院唸Engine。因為她在上課時所有人都用英文交談,所以我跟她溝通完全沒有問題,很快地,我們便成了可以聊很多事情的朋友。
對我來說,我能和她談得來,除了因為語言,還有一些闗乎價值取向的事。相比起其他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Linku的思想其實是跟我們很貼近的︰她從不穿莎麗,最愛牛仔褲,流利的英語,很想出國,很想脫離父母的控制,也不甘願像其他女孩,畢業後結婚,然後生孩子。所以她想讀很多書,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她渴望並已經偷偷進行自由戀愛。
這些東西,她不能隨便告訴其他人,因為她一出生己是印度教徒,作為一個印度教徒便得遵守印度教的規定︰由父母安排婚姻對像,早婚,同一種姓的人才可通婚,穿莎麗並在前額和頭髮點上紅色,以標示自己是一個己婚的之人。她的想法己經與印度教的規範違背。
13.印度亦步亦趨地緊緊跟着已發展國家運作的邏輯。這種轉變,似乎正在偷偷擴大至農村了。
14.在村子裹生活,經常都會遇到這種事︰一早醒來眼才剛張開,就發現有一堆孩子在門外看着你,他們用手碰一碰你的腳,再碰自己的頭。第一次,我被20多個孩子團團圍住,他們排隊碰我的腳。我完全被這種充滿階級分野的打招呼方式,嚇至不能反應。我覺得我必需用另一種方式處理打招呼這件事,之後再遇到這種情況,就主動把那一點點的身體觸碰方式轉成握手。
15.我問一個老師才知道,這是在學校學到的,對尊敬的人就要這樣打招呼,而小孩就是用這種方法和老師打招呼。我想像,一個老師,當讓孩子這樣跟自己打招呼的時候,到底在想甚麼?而我這個陌生人,又為何值得尊敬?那位老師說,就好像女人的莎麗,很久以前開始她們己經是這樣穿,這種打招呼方式是印度的傳統,從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會是這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