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鄭秀玲 Jolly
Sue 終於來了, 我們三個HRLN的工作夥伴終於可以在印度的天空下見面。自從在台南workshop一別, 能再次在德里再見面, 感覺很奇妙。記得當我在辦公室看到子哲時, 一張熟悉的臉孔, 霋時感動起來。還有可以說中文感覺真的很棒! ( 雖然普通話不是我的第一語言,但感覺還是很親切!)
回想起一個月前的自己, 我想在德里最難捱的日子已捱過了。剛到步沒有一個朋友可依靠的孤單, 對工作期望出現落差的失望、瘋癲的嘈音交通、滿地沙塵沉重有毒的空氣和無數超出我忍耐底線的挑戰, 好幾次有立刻回香港的衝動, 不禁問自己這就是我千辛萬苦所追求的生活? 一個月過去了, 開始適應這個城市的節奏,開始有朋友和一些社交生活 , 開始晚上在街上行走也不怕, 開始知道車費的價格, 開始懂得怎樣殺價, 開始厚著臉皮跟別人說我的廣東話版本的Hindi; 開始學習忍耐, 開始….慢慢地看到這個城市的美。德里是一個充滿矛盾衝突同時又充斥著各種可能性地方; 她亂中有序, 不同宗教、人和動物、貧窮和富裕、發展和污染, 彼此好像有其獨特的秩序, 和平共存。德里一個既醜陋又奇妙的城市。
慢慢適應了德里的步伐後, 最大的挑戰就是從工作上在期望和現實中找一個平衡點。
剛到步時急性子的我急不及待想把心裡定下的有鴻圖大計搬出來: 我要改變世界, 我要幫助窮人 , 我要好好運用在香港兩年有關CSR 的管理經驗幫助HRLN等等等等…慢慢發現過往在香港的工作經驗, 在NGO工作是不管用的; 他們普遍對發展NGO企業合作夥伴存有保留, 對CSR 普遍存有負面的的許價, 認為只是公關宣傳的手段 。在HRLN我就像一張白紙重頭開始學習, 學習以NGO 的角度看事情和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重新思考NGO 和企業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命題上的角色和關係。有時候當我抱怨現在的工作不夠前線, 為只是坐在電腦找資料吶悶時, 我問自己那次我到貧民窟考察時, 除了站著看人們有多可憐外, 我可以做甚麼? 我連和別人交談的能力也沒有, 可以改變甚麼? 突然我明白到來這裡不是急於要改變或給予別人甚麼, 而是去了解這個國家和人們, 學習這裡的語言, 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狀況。我深相信了解之後會找到更多可能性。
現在我正負責作有關印度政府在農村實行的旗艦項目(Flagship Programes )的研究 。由National Rural Health Mission 負責的旗艦項目如下:
- 帶菌媒介傳播疾病的防治項目( Vector Borne Diseases Control )- 瘧疾, 登革熱, 日本腦炎, 黑熱病等
- 肺結核控制項目 (TB Control Programme)
- 關注婦女生產和孩兒健康項目 (Reproductive and Child Health Programme)
- 防治失明項目 (Blindness Control Programme)
- 其他重要的旗艦項目如有關農村就業的 (Rurual Employment Act) , 水源保護和各種基本建設的項目。





3 意見:
HRLN的夥伴們加油!
這裡的網路使用不像台灣這麼頻繁,不知不覺大家都post很多東西在這邊啦! 抵達時,真的很難想像Jolly剛來,一個人沒有朋友在這裡如何生存。Jolly真的很棒!
最左邊的男的不知道是誰?我不認識。我記得tzuche應該長得像斐勇俊,怎麼照片裡差那麼多?
匿名的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