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翠
圖/MST
2009/12/11
12月4日,早上,Adarlam在辦公室打電腦,處理文書;中午,在男廁所打掃衛生;下午,觀看MST領袖接受電視臺訪問的網上新聞,摘寫筆記,接著搬運物資;晚上,ENFF(Escola Nacional Florestan Fernandes)召開年終評估會議,Adarlam先是文藝表演,最後發表對MST發展與土地改革的看法。
這不僅是Adarlam日常生活寫照,而是ENFF所有工作人員的寫照。大家分工合作,並且輪流擔任不同的崗位。勞動不分貴賤,體力/腦力勞動同樣可貴可敬。
評估會議前後召開了三次,每次三小時以上。行政人員、圖書館員、書店店員、保安、清潔工、技術工、建築工、聯絡員、司機、廚師等全體人員輪流發言及討論MST面臨的挑戰以及土地改革。人人手上有一本橘紅色的小冊子:<辯論MST內部挑戰>以及一本爬滿字跡的筆記。
愛勞動,愛學習。似曾相識啊!
他們辯論的主題如下:對外關注資本主義對農業的衝擊、社會階級的轉變、土地改革的政策等;對內關切MST吸納群眾、達成目標的方法、營地的組織等。還有,回應以下問題:(1)現在我們的地區/社區面對甚麼困難?(2)這本小冊子能夠反映我們社區真實的情況嗎?(3)在我們的地區,應該採取甚麼建議,吸納更多的群眾?(4)採取甚麼改善方法?先做哪一項?解釋計劃的優先次序。
正當大伙全神貫注討論土地改革、合作社、MST的前景等,“哇!哇!”才兩個月的小Daniel霎時劃破嚴肅正經的氣氛。幾位婦女趕忙輪流抱著、哄著、吻著、逗著小Daniel。他媽媽正在臺上做報告,怪不得小Daniel在台下嚷嚷呢。參加“革命”不分年齡,最小的是手抱嬰兒,最年長的是滿頭銀白的老先生。
小Daniel參加“革命”會議
思考大問題之際,如豆目光自然放遠,思想更上一層,腳下更踏踏實實。不空談、不浮誇,在實際生活中鑄造信念。
巴西城市游擊戰戰士Carlos Marighella:“沒空害怕!”
校園生活呈現生機勃勃,小菜地種上新苗、籃球場正在修建、食堂的牆壁貼著一幅用瓷片拼貼而成的、紀念“巴西城市游擊戰戰士Carlos Marighella(1911-1969)”的黑白圖案、禮堂的牆壁掛上非洲勞動婦女生活布畫與紀念盧森堡座談會的木刻牌子、安哥拉婦女團體參訪等等。
非洲勞動婦女生活布畫
每次文藝表演,少不了全體起立高唱<無地農民運動之歌>,旋律高昂振奮,歌詞激勵人心,表明鬥爭的持久力量源於一步又一步開創新生活。
無地農民運動之歌
詞:Ademar Bogo
曲:Willy C. de Oliveira
來吧,編織我們的自由
雙臂使勁開墾大地
在我們勇氣的保護下
展開我們的抗爭
與弟兄姐妹在那土地上並肩耕作
來吧,舉起拳頭鬥爭
我們以群眾力量建設
我們永恆與強大的故土
由人民力量創造
舉起雙臂,揮寫我們的歷史
使勁消滅那些壓迫者
豎起那鮮明的旗幟
喚醒那沉睡的故土
明天的成果屬於我們勞動者!
我們的力量從火燄中釋放
勝利的渴望終將實現
堅定地打拼鬥爭
自由故土,工人與農民
我們引路之星終將獲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