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桂芳
正如前文所提,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HK)「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 EH)專案的進度懸於即將出爐的哥本哈根會議結果而停滯不前。直到約一個多星期前,EH總算在通訊組(我所隸屬的組別)計劃的召集人和其他各組的負責人,利用一次午餐會議彙集各組想法中拉開帷幕。接著又接到EH國際團隊(WWF-Global)的主任發出的通知,表示儘管「投地球一票」(Vote Earth -- WWF繼EH後所推廣的活動) 將在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上,替EH劃上階段性完美的句點,但WWF-Global 視EH一路以來所凝聚的氣勢,足以成為未來發動優關全球性活動的平臺。因此決定,EH 2010 活動的主軸不變--就氣候變化議題,持續對參加哥本哈根的各國領導施壓。
這也是我自報到後近一個月來,除廣泛閱讀平面及多媒體與該計劃相關的資料外,正式開始參與了WWF-HK的工作。在未來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將與組員合作完成屬於WWF-HK自己的EH網頁。第一階段預期於12月中旬前完成並對外公開。而後段的網頁製作則暫時訂為一月中旬。
為改善WWF-HK網頁略顯老舊缺乏吸引力的問題,分會決定由本組--通訊組,負責翻修現有入口網站,並定於2010年2月以嶄新的面貌問世。而分會的EH網站過去因依附在國際EH入口網站下,雖然允許做小幅度地區化的修改,但卻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今年拜經費籌措順利與EH國際團隊首肯之賜,得以擁有港區自己的網站。目前網頁編排內容的方向在一個多星期前討論後,已大致定案。日前再與合作的網頁設計公司代表溝通後,估價結果應很快就下來。至於在準備編寫內容方面,由於網頁與書面性質不同,因此內容除了要去蕪存菁外,最重要的是能夠創造一個頁面,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吸引點閱者的目光。
從第一次內部的專案啓動會議、外部合作夥伴的啓動會議、到網頁架構內容的商討,幾次參與研討的過程下來,大大地拉近了我與EH這個全球性環保行動的距離。盼望自己在短期內能順利快速地融入專案當中。幾番參與會議所得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與知名的廣告和公關公司Leo Burnett和Edelman合作夥伴的會議。如去年一般,兩家企業與WWF-HK合作,不僅再度展現他們在專業領域上的長才,同時也替地球盡一份企業責任,可以說是美好且雙贏的結合。
在整理會議記錄的過程中,不得不佩服這些專業人士團隊的工作效率,在不到40分鐘約10個人與會的專案啟動會議中,迅速將專案的目標、將克服的難題、階段性行動計畫、下次會議要討論的事項等等羅列出來,其快速及準確的行動值得學習。特別是在提及2010年的EH活動除了關燈外,應如何強調其後續「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 LCL ) 的方法上,提出有效的看法。我頗期待下次12月份的會議,屆時他們所提出更具體的方案。下個月的報告會追加描述。
另外,這段期間除了零零星星地協助組員撰寫新聞發佈稿、翻譯、校稿外,我還主動要求協助其他部門主辦的活動。如在米埔濕地公園舉辦,兩天計有3千多人參加,共募集得約一百多萬港弊,一年一度的慈善募款「步走大自然」 (Walk for Nature) 活動、11月8日舉行的「氣候正能量大使體驗計劃」啟動典禮/記者會,及11月14日舉辦的氣候研討會曁米埔濕地工作坊。目的是希望透過主動積極參與機構的各項活動,對WWF-HK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11月8日舉行的一年一度慈善募款「步走大自然」 (Walk for Nature) 活動
11月8日舉行的「氣候正能量大使體驗計劃」啟動典禮/記者會
11月4日舉辦的氣候研討會曁米埔濕地工作坊
整體而言,這段期間蠻深的感觸是,常見其他工作職員繁忙之際,總想盡點力幫些忙。繼直屬上司早些時候主動詢問過我對工作內容的想法,隨後寫了電郵提供參考後,曾經數度想跟她談談工作計畫的內容,但往往因她表示太忙而無法談成。半年的時間轉眼既過,短期內將聚焦在製作網頁內容的工作上,偶爾扮演救火的角色。至於往後,根據上司在我報到一個多星期後的說法,還將參與EH電子報的撰寫與翻譯等工作。
後記:
日前WWF亞太地區獲頒年度最佳區域公關、年度最佳環保推廣活動、和年度最佳大型推廣活動等3個獎項,由WWF-HK的行政總裁代表領獎。為此,龐總裁特別發了封電郵,向香港辦公室的EH團隊致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