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Faithful Citizens


圖/文: Helen Yang 2010年4月於英國倫敦

Faithful Citizens

London Citizens在財務拮据下,仍然贊助我的同事Mr. Austen Ivereigh寫作並出版『Faithful Citizens』(信仰公民/信實公民) 一書。Austen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此書的副標題為「A Practical Guide to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 and Community Organizing」(天主教社會教導及組織社區實用手冊)。London Citizens每一位同事都免費得到一本。Neil更告訴我,可以那幾本,送給華人牧師及教會領袖們。在此要註解一下,London Citizens是由150餘個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即回教〉、佛教)的機構組織,工會,學校及其他NGO/NPO (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英國通稱為Charity)共同集合而成。全職組織工作者超過20人。社區領袖及義工人數,是不及備載的。就拿由台灣浩然基金會支持的華社工作團隊(Chinese Community Team),就有四位全職組織工作者及三位義工。



(左:Faithful Citizens 封面 右:我的同事Austen Ivereigh)



Austen是London Citizens同事中,少數擁有博士學位的。他目前的工作執掌為訓練社區領袖,及教導 London Citizens的組織工作者,大眾媒體的技巧。他也是我第一個認識的London Citizens同事。2008年還未曾,從台北啟程來倫敦之前,就用電子郵件向他詢問,有關倫敦的許多問題,他都非常有耐心地,一一回答。2009年下半年,當他是West London Citizens(西倫敦區)的領導(leader)時,邀我加入他的Team,我從中學習了許多有關組織的技巧。我知道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來寫這本『Faithful Citizens』(信仰公民/信實公民) 一書,資料蒐集嚴謹,專訪報導深入,我推荐此書,我會帶回台灣,方便大家借閱。

言歸正傳,『Faithful Citizens』(信仰公民) 一書的內容,是詳述當人們對政治倦怠、對政客發怒及與日俱增地懷疑凝聚的大眾權勢,是否能改革現狀時,草根性的London Citizens集結宗教、工會、社區及學生領袖,仍每週聚集為大公司和觀光飯店的清潔工人,爭取生活工資及居者有其屋的權益,促使社區安全及為陌生人成為公民請命。另外是Citizens Sanctuary (難民工作)。

本書也詳述London Citizens,如何將有關大眾益處、資助、支持與公義方面,所涉及的主題與方法,付諸實行。著者呼籲,重視及熱愛,社會公義與世界和平的人,投身公民政治─即參與組織社區工作,為大眾益處,爭取權利。

Living Wages─生活工資行動

生活工資目前是London Citizens聲勢最龐大的行動,4月26日開始,又會有兩位英籍新同事加入。為何如此呢?因為英國City Parochial基金會,決定從今年(2010)開始,投入80萬英鎊(台幣四仟萬),在往後的四年時間,支持英國的生活工資行動。London Citizens於2001年開展生活工資行動,是英國現今最成功的團體,因此,獲得70萬英鎊的贊助。我個人也非常支持生活工資行動,正如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倫敦城市大學)Maurice Glasman評論生活工資行動時所說:『自從設立社會福利以來,這是最大規模的貧富資源重新分配。』無可奈何的是,倫敦華人社區,目前還無法接受生活工資行動的概念。

我的同事Austen在他的『Faithful Citizens』(信仰公民/信實公民)書中,是如何論述生活工資行動呢?本書的第五章,標題是─A juts wage is a living wage (公義薪資即生活工資),內容詳述生活工資行動的歷程,讓我非常感動,就挑一些事件,與大家分享。

首先,現任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於2008年4月9日(當時只是市長候選人),London Citizens年度大會上說:『我期待有一天,倫敦人能說,沒人領的薪資低於倫敦生活工資。』 (I look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we can say that no Londoner is being paid less than the London Living Wage.) 一年多以後 (2009年11月25日),他已是倫敦市長,再度蒞臨London Citizens年度集會,這一次他說:『倫敦生活工資不但維繫你的員工之忠誠度,同時,也節省了招聘成本。當然,這也做一件憐憫的好事。』(It not only to knit the loyalty of your staff and thereby to save on your employment costs, it is, of course, the compassionate thing to do.)

London Citizens的同事,最津津樂道有關生活工資行動的事件,就是HSBC (香港匯豐銀行)如何接納生活工資。生活工資行動起源於2001年,許多社區領袖發現,許多社區低層(勞動)家庭的父母,必需做兩份工作,才有足夠的金錢,來養活子女,提供基本的教育。舉個例子來說,44歲的Abdul Durrnat先生,育有五名子女,他在亮麗氣派的HSBC (香港匯豐銀行)總行做清潔工,每小時工資5英鎊,每週薪資是200英鎊,一年的薪資只有一萬零400英鎊,沒有紅利可拿,只有病假補償而已。

大大相反的是,香港匯豐銀行的董事長John Bond爵士,卻一年賺取壹百八十八萬英鎊,還為自己二十七萬二仟英鎊的紅利,與董事會爭執不休。

有一天,Abdul Durrnat先生在銀行擦玻璃時,竟然聽到高層人士說,銀行去年賺取了六十四億二仟萬英鎊。於是,在London Citizens的安排下,Abdul Durrnat先生面對香港匯豐銀行的22位董事說:『我的孩子們,沒有營養午餐可吃,我也無法給他們錢,去參加學校半的郊遊活動,我只要求生活工資,讓我和我的同儕,能像一般人一樣,擁有人性的起碼尊嚴。』HSBC (香港匯豐銀行)的股東們,以掌聲來支持Abdul Durrnat先生,並且指出,銀行年賺以十億計,為何吝嗇多支付一英鎊一小時,給一個清潔工呢?

Abdul Durrnat先生真是很有勇氣,我在倫敦接觸的華人低層勞動人士,鮮少有這番勇氣。可是,HSBC (香港匯豐銀行)董事會高層,辯稱清潔工是委外,是包商的事,與銀行無關。

然而,London Citizens的組織社區者與社區領袖們,採取了非常睿智的策略,那就是策動HSBC (香港匯豐銀行)的死對頭─巴克萊銀行(Barclays),先行實施生活工資給清潔工,這樣,逼使HSBC (香港匯豐銀行),不得不跟進。

我想讓大家了解,英國政府制定的國家最低工資,與倫敦生活工資的差異。相信大家能夠了解,倫敦是世界級大都會之一,人口號稱即將達八百萬,相當台灣70%人口,集中在此一城市,物價指數及交通費用,貴得嚇人。公共汽車票,現在漲價成2英鎊,台幣一佰元,驚人罷!倫敦當然要實施生活工資囉,要不然,貧苦大眾如何生存?

我的同事 Austen 在其『Faithful Citizens』(信仰公民/信實公民) 一書中,特別製表,列出從2003年到2009年,國家最低時薪的工資(National Minimum Wage NMW) 與倫敦最低時薪的生活工資(London Living Wages LLW)的差異對照,最後一欄為得到英國政府福利津貼的總合。列表如下:


新聞報導分享
因為最近有一些工作,與英國健康安全局(Health & Safety Executive)有關,所以知道涉及建築工人危險的事件。好友─作家兼專欄記者白曉紅,在英文報紙『Guardian』寫了一篇《Migrant construction workers: overlooked and in danger》,我用英文提供不少資料,文章登出,資料只剩一小段,但至少提到了London Citizens。本篇中文版(標題為被盤剝的英華人建築工),刊載在華文英中時報上。提供聯結,有興趣的可以瀏覽。
https://mail.ccnet.org.uk/owa/redir.aspx?C=be47ab08a8a94d9fa95b881ef57c1110&URL=http%3a%2f%2fwww.ukchinese.com%2fwww%2f18%2f2010-04%2f3901.html
https://mail.ccnet.org.uk/owa/redir.aspx?C=be47ab08a8a94d9fa95b881ef57c1110&URL=http%3a%2f%2fwww.guardian.co.uk%2fmoney%2f2010%2fapr%2f10%2fmigrant-construction-workers

華人社區工作簡介
London Citizens新聘任的華社工作團隊領導(我的上司)─Ms. Nikki Lee (李彥霖),囑咐我製作一份,我們華人組織社區團隊(London Citizens Chinese Community Team)簡介,時值復活節前夕,兩位同事返回香港休假,於是,我帶著兩位台灣來的義工─蔡宇涵及蕭靖儒開始撰寫製作簡介。後來,Nikki將一半的英文改寫了,中文要跟進改,同時,時間有限,忙得我和蔡宇涵緊張萬分,中文部份,謝謝Joy及Daniel的意見。蕭靖儒看到最後版本,與她製作的版本,很不相同,大吃一驚,我安慰說,精益求精。

我覺得蕭靖儒翻譯─Chinese Communities Acting Together for Change為,華社團結,共創新機,非常好,這翻譯,沒有被改過。另外,一些倒裝句法及斷句技巧,我給了一些意見。 限於篇幅,只能讓大家瞧一下大概。這份簡介,會放在London Citizens的網站上,有興趣的可以瀏覽。





說到Together for Change (我認為中文也可以翻譯成人心思變),時值英國大選之際,Change就成為各個政黨的競選口號,事實上,London Citizens的口號─Acting Together for Change已有20年的歷史了。例如保守黨(Conservatives) 競選廣告,就是─ 5 More Years of Gordon Brown Or Change with the Conservatives,目前英國社會,看好在野的保守黨,看來,執政多年的工黨,這次很難保住繼續執政,原因就是人心思變。5月6日英國就要舉行大選,我們拭目以待選舉結果。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