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東北旱地


文/圖:薛翠
2010年4月

MST抗爭的精神源於集體力量的信念,不論是組織無地農民/城市貧民佔地,與政府、警察、大地主、跨國企業、媒體纏鬥周旋,或者在取得土地合法身份之後開展合作生產模式。MST脊樑乃遊走四方,到處串連的骨幹,以及扎根土地,探索前進的農民精英。
整整一個月,穿越東北四個州(Ceará、Pernambuco、Alagos、Bahia),上山下鄉到MST定居區,拜訪各大小合作社與合作聯會。重組勞動力與生產,即重組社會關係,乃社會主義實踐的重要環節之一。
東北天氣炎熱,土地乾旱,水源罕有,生存條件艱辛。更糟的是生活費用高,尤其是出行的交通費。巴西土地廣大,卻沒有火車鐵路,老百姓出門全靠公路,可是公車既不便宜又費時,可想而知‘公共交通’乃汽車與石油公司的肥缺。例如這次東北之旅,單是交通費,便花光整個月的津貼,包括一張國內南北來回機票,十多趟的公車,以及給當地MST付汽油錢。
旅途顛簸,晝夜酷熱,蚊叮難眠。耳邊總是響起這句話:‘東北人最窮困,可是最快樂。’既然自然條件惡劣,生活費又高,農民如何求生存?另找何種出路?苦中如何作樂?於是,心載疑問,又上路了。
東北乃當年葡萄牙擄掠非洲黑人作甘蔗園奴隸的集中地。這裏黑人居多,與南部白人為主截然不同。放眼遠望,連綿不絕的綠油油的甘蔗園,無疑是後殖民時代大地主與跨國企業剝削土地與農民的暴證。要改變500年殖民經濟模式的單一種植生產,談何容易?MST農民卻勇於嘗試,在旱地上建設新家園。

MST定居區小教堂










每個定居區都努力自尋出路,首先種植口糧(因為氣候與土壤不適合,種不了大米和小麥),像木薯、豆類、玉米,然後種植經濟作物,像熱情果、石榴、椰子、腰果、蕃茄、青椒等。有些搞食品小工業,像加工木薯粉;有些搞小製造業像縫製牛仔褲,有些搞小養殖業,養雞養羊養蜂;有些專門辦學,獲得政府資助蓋新校,漸漸成為地區的教育中心


西東北特產:腰果








木薯粉作坊版畫





有農民訴說吃水難,卻領著我去看他憑個人經驗與力氣挖掘的井;有農民領我到他的菜園,挖出大塊頭的木薯,又摘下芒果、椰子、腰果、蕃石榴、甘蔗讓我品嚐,特意加一句話:天然有機。有農民攪動大缸的養料,告訴我如何做天然肥料。那種不屈從、找生路的勁道,彷彿源自17世紀黑人抵抗奴隸制度的領袖松比(Zumbi)。此時此刻,告別了小資產階級慣有的‘無病呻吟、無力失落、冷嘲熱諷、紙上談兵、偽善同情心、廉價哀呼哀哉’,蓋前方各路同志,招手探索出路。

小毛驢辛勤馱水












古人常言:不患寡,患不均。東北誠然水源短缺,大地主和跨國公司霸佔大部份的水源卻無容置疑。批評敵人耗水之餘,更上一層樓思考未來:珍惜水源,留給後世。我告訴農民,中國農民視‘糞’如‘寶’,很多地方蓋生態廁所:尿糞分集、非水沖,簡便建築,衛生節水,潤土保田。他們感到疑惑又繞有興趣。也許,未來中巴小農交流始於‘如廁固土’。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