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0年另立全球化國際志願者陸續出發中。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低碳家庭在哪兒?、蒲公英中學分享介紹



北京胡同區的空間


圖、文:陳婉寧(北京自然之友志願者)


前言:

四月分工作重點開始與街道辦事處其下的社區開展逐一入戶的居家測電及節能教育宣傳。從入戶的考察中發現北京老胡同可真不是外來觀光客想像的那樣懷舊古味,在胡同內看到實際居住生活加上後續違章建築及北京城市規劃的一些限制。而也因為低碳家庭的工作必須深入家戶、深入社區,慢慢發現社區發展在中國的困難,而社區工作者也是有難言之隱的。

另外,值得介紹的是在四月份也走訪了敬仰已久的葉蕾蕾老師在北京耕耘四年的蒲公英打工子弟中學,用參與式的校園藝術空間營造來經營校園師生對身份認同、在地方及社區紮根理念。尤其自然之友的自然體驗項目設計其中一環是面向打工子弟學校,但是談及參與式的過程及如何操作,在我的觀察來看,還是很缺乏一些經驗借鑑及嘗勇於一做的能量。六月份力邀葉蕾蕾老師在京演講,也得到正面回應了,待六月再來一篇演講專稿介紹吧!



做這個都是我自己多做的啦!


自然之友低碳家庭項目正與北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合作,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完成其下七個社區的入戶訪談調查。其實計畫因為中間農曆過年加上兩會期間以及在初期一開始對於社區的掌握度不高,包含社區居民間的「眉眉角角」、在北京社區不同地方政治治理層級的資源匱乏,直到最近真的駐紮社區才慢慢進入較佳狀態。


北京市東城區的交道口街道辦事處下轄七個社區(交東社區、菊兒社區、南鑼社區、大興社區、府學社區、鼓樓苑社區、福祥社區),這街道辦事處下轄的社區屬於老舊型社區,在此街道辦事處也只有兩棟商辦建築,其餘都是老舊平房建築區。(代表街道辦事處可以從中「截取」雜七雜八的費用少多了)相對而言,自然之友繼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後將要合作的東華門辦事處,就處於截然不同的社會地形(東華門街道辦事處管轄繁華的王府井地段,共管轄二十五棟商辦建築,是所謂的油水多,管轄多的熱點,幾次經驗下來,也發現街道辦事處果然是一條地頭蛇,商辦餐館無不殷勤招待,鞠躬哈腰。接待規格和領導習氣也與交道口辦事處大豪氣許多。)


各街道辦事處的資源不同,能夠做的程度也因此受限。在一次參訪「低碳人家樣板間」的車行中,我聽到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城建科主任這樣抱怨:「我自己會想出來做這個事純粹是熱心,出於一個為大家好的心來做這事,但是我這事沒人可以幫忙我,因為大家的心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他科的不管這事,尤其低碳這事是多出來的,不是專屬於哪一個科的。」「過去跟其他企業合作環保活動,單位領導都挺支持,但是因為像自然之友這種社團,大家都是比較警戒的,也比較不放心的,所以相對地資源下來不多」「我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其他科的心態,領導嘛他整天只拍上頭馬屁,所以像我們這種老舊社區特別地資源匱乏」「我們街道要得到資源是相對困難的,所以我只能號召其下社區最基層的主任來做。」「簡單說,我們就是想做沒資源,而難得有像你們這種環境組織來協助我們才知道如何做,做什麼。」「這其實是應該要有公部門,社區和其他社團組織、專家來相互協助的,但是我想我們還沒到達這地步,居民尤其需要再慢慢被激發,要用一些方法讓他們參與進來,進而想主動參與


在深入社區後,從一開始對於政治動員的嘴臉言行感覺厭煩,到慢慢理解基層社區治理的處境,有太多結構資源分配上的不均。而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在整個地方治理的脈絡裡面,也只是冰山一角。與最最基層的居民打交道,可以感受到一種「中國人民的幸福感」,個個無不誇「咱們的這個溫領導如何如何….」人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這對市井小民而言就是一帖足夠的藥方了。


1998年至200810年間,北京地區居民生活用電量人均增長約2.9倍。而20102月全中國用電量27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4%1-2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62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95%,增速與去年12月持平。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43億千瓦時,增長12.8%。中國碳排放在世界已是數一數二,家庭碳排並非第一順位,在自然之友面向更基層的環保低碳宣傳訴求上,面向社區及家庭是基本工夫。

上圖:自建房設計天井引入天光。


上圖:胡同中的院落空間


在這個基礎上,花了三天的時間挨家挨戶進行居家測電訪談,恰巧此南鑼社區是一典型的平房社區。設計及座向良好的平房是能夠在建築的光環境及熱環境都恰到好處發揮,也就是無須使用額外的採光採暖。南鑼社區內的平房居民有公房、有私房,既有建築物難以修改(也未必有經濟能力整修),平房老舊發潮漏水、房屋不保暖、室內衛浴無法兼具、容易被自建房遮光、面對樓房的冷氣散熱問題等,都是平房區既存的建築問題。而如前所述該社區是經濟能力較低的區域,我走訪了好幾戶人家,浴室與廚房同在一小方空間(中間與客廳沒有隔牆可一眼看穿,意思就是你在洗澡,客廳和臥室的人是可以看見的)、小小20平米需要住下五口之家或者房屋朝向極差,被自建房(就是平房無法家戶都有衛浴廚,所以大家便在院落中間佔地建起廚房或其他使用空間)遮光擋風,整天不見天日者在所多有、老舊平房保溫度不佳風雨都會從縫隙中鑽入、屋頂也因為只是簡陋地用塑料布包裹,屋內漏水發霉是常事。在這樣窘迫又有經濟考量下,節水節電對居民而言不是額外的工作,而是牽繫著荷包的本能作為。所以各式各樣的節能節水花招百出:有些人家甚至沒有電熱水器,夏天在屋頂放上一箱水來「曬水」,一天過後水也熱了,大家就用這溫熱溫熱的水來洗澡、冬天關閉冰箱,將食物冷藏室外陽臺低溫處、還有北方乾冷,居民說可以一週洗一次澡以便節水等。加上此社區受訪家戶幾乎全是上了年紀的老者,實在是勤儉持家到讓八零後的我汗顏。只是在訪查平房社區存在的空間議題後,需要修正宣導的已經不是居民環不環保、低不低碳,而是公、私部門和第三部門的聯繫可以透過怎樣的機制來提供低成本、低技術的空間改善補貼或實作支持,同時將這樣的技巧技能交給民眾。



左圖:連結曬水箱的蓮蓬頭設計。右圖:平房中的自建房設計,用以自然採光。


對於進一步如何提供空間修繕技術支援,也恰巧正有幾家建築裝修裝飾公司正在洽談合作,加上北京目前有許多節能超市的誕生,就是一個購物城裡面有許多節能小商舖販賣著各式各樣的節能節水器具。就參觀低碳人家樣板間過後,總覺得對於地方居民來說,「給一個節能產品」這樣的模式不是最好的,一來民眾未必負擔的起,二來樣板間就是一個理想性的樣板而已。而人的真實生活與習慣是無法透過全套配備好地安裝進去。看著樣板間總有一種「果然是樣板間」的感覺。低碳節能理念與實作方式的傳遞、教學、推廣才是比較務實的作法吧!


蒲公英,蒲公英,落在地面把根生!(節錄自蒲公英中學校歌)


這真的是一所不同凡響的打工子弟中學。創辦時間僅短短三、四年,透過鄭洪校長和葉蕾蕾老師、所有老師(平均年齡25歲)的努力,蒲公英中學的校園空間充滿了身份、故事、認同與民眾藝術的色彩。校園中的一筆一畫、一磚一瓦都刻畫著每位學生的情感與地方故事,三至四年參與式工作坊的營造設計讓校園從灰撲撲變成閃亮亮。蒲公英中學本身也是許多項目資助的熱點學校,微軟在此設置了電腦教室並且提供師資培訓及教導學生家長使用電腦;可口可樂公司及其他外企也分別捐助了各式的教室、圖書設備..等。蒲公英中學還擁有學生樂隊,並取得不錯的音樂成績。


蒲公英中學對於音樂、體育、美術這些所謂考試不考的科目是格外重視。校長和老師們肯定藝術可以轉化與創造人生的價值認同,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第二代子女們,家中多從事藍領工作,但是校園的妝點就是靠著到社區收集廢棄碗盤玻璃拚貼成校園馬賽克。所有的校園彩繪是透過「工作坊-師生共同實踐」的流程模式在校園內實施,工作坊有各種議題取向,例如:家鄉的身份認同(身路歷程圖與社區地圖探險工作坊)、生活情緒的選擇與發洩(生命樹與問題樹工作坊)等。


這些工作坊每年都持續進行著,並且逐年做改進及著手盡可能地與各種學科作結合。我覺得,感動我的不是校園空間充滿爆發力的豔麗色彩,而是與校長和老師接觸後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一波又一波地想嘗試教育模式的改變再改變,並且將學生自我認同感的建立與地方社區結合的努力。皆下來就以相片代替文字分享:


上圖:問題樹與生命樹工作坊所共同繪製的人生選擇圖。樹根有許多好情緒或壞情緒,結的果就各有好有壞,透過這種模式來激勵學生種好情緒(如:寬容,自信,三思後行...),得好果(例如:成就,感恩,肯定...)。壞情緒(如:嫉妒,以大欺小...)得壞果(如:後悔,被嫌棄...)







上圖:門口的自我管理標語




上兩圖:用藝術工作坊來表達地方認同與歷史回看的軌跡。

上圖:校園建設過程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1 意見:

  1. Suay on 2010年5月7日 下午1:45 提到...

    請問這些校園空間彩繪最早是由誰發起的呢?我看過葉蕾蕾在台北的作品,沒想到蒲公英中學做的這麼好!

張貼留言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喜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朋友們,可以將本站透過社群網站分享給友人,或使用 Email將本站網址轉寄給朋友(http://haoranngo.blogspot.com/);也歡迎您填寫訪客留言版留言給我們,或是給我們的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文章總數: , 留言總數: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